全部藏品

探索163個藏品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1990年1月號)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1990年1月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此爲最後一期的《全音音樂文摘》。
《全音音樂文摘》創刊號封面(1971年12月號)
《全音音樂文摘》創刊號封面(1971年12月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全音音樂文摘》創刊號之封面。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66年12月)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66年12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從67年起全音音樂文摘改爲季刊發行,同時改爲免費贈閱的模式。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63年3月)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63年3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民國63年《全音音樂文摘》嘗試在形式上變化,開本變大,厚度變薄,版面設計、印刷和用紙也更偏向以圖片爲主雜誌。然而似乎頗不爲當時的讀者所接受。因此在同年的3月號即決定暫時休刊,並在復刊時恢復原來的形式。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64年1月)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64年1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73年7月)
《全音音樂文摘》封面(民國73年7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民國73年(1984年)《全音音樂文摘》重新開放訂閱穩定出刊。這次的復刊也和李哲洋開始進行臺灣音樂史料的收集,希望透過《全音音樂文摘》來收集更多資訊有關。
1993年關渡藝術節音樂新鮮人演出情形1
1993年關渡藝術節音樂新鮮人演出情形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3關渡藝術節》手冊,為音樂新鮮人的演出情形,帶領學生認識樂器以及其基本演奏方式。
1993年關渡藝術節音樂新鮮人演出情形2
1993年關渡藝術節音樂新鮮人演出情形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3關渡藝術節》手冊,為音樂新鮮人的演出情形,至國中小進行扮裝表演。
1993年關渡藝術節戲劇新鮮人演出情形3
1993年關渡藝術節戲劇新鮮人演出情形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3關渡藝術節》手冊,為戲劇新鮮人中的「小小戲劇教室」演出情形,藍色小口袋裡的人據說為羅北安先生。
1994年關渡藝術節舞蹈新鮮人演出情形
1994年關渡藝術節舞蹈新鮮人演出情形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4國立藝術學院年度展演報告》,為舞蹈新鮮人的演出情形,成員圍坐進行表演。
替藝術學院美術系催生 何明績為美術教育構圖 民生報剪報
替藝術學院美術系催生 何明績為美術教育構圖 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82年2月24日民生報報導國立藝術學院三學系規劃小組召集人完成草聘後,從25日至28日安排三位召集人的報導。 2月28日為何明績,內容說明其對美術教育的規劃與構想。
藝術學院三系召集人籌備處完成草聘 民生報剪報
藝術學院三系召集人籌備處完成草聘 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82年2月24日民生報報導國立藝術學院戲劇、音樂、美術學系規劃小組召集人完成草聘。音樂為馬水龍、美術是何明績、戲劇是姚一葦。
關渡元年1991藝教民俗熔一爐 民生報剪報
關渡元年1991藝教民俗熔一爐 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0年12月23日民生報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簡介以及揭幕活動「大張旗鼓」之報導。
百戲雜陳 關渡狂歡到天明 聯合報剪報
百戲雜陳 關渡狂歡到天明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5月13日聯合報關於各學系表演活動的報導。
學子扮仙 娛父老 聯合報剪報
學子扮仙 娛父老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4月15日聯合報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第三階段活動「朝香獻供」,藝術學院參與大甲媽祖遶境及巡行演出之報導,內容說明進香活動開始當日,戲劇系學生於大甲鎮瀾宮前搭台演出 「鴨母王新傳」及「大醉八仙」兩齣戲。
大甲媽進香 學子隨駕 聯合報剪報
大甲媽進香 學子隨駕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4月14日聯合報報導,內容說明「關渡元年1991」大戲第三階段活動「朝香獻供」,藝術學院參與大甲媽祖遶境及巡行演出。
慶祝大遊行 擁抱鄉土情 聯合報剪報
慶祝大遊行 擁抱鄉土情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內文為1991年5月12日聯合報關於「出蘆入關」的報導。文中描述整個遊行隊伍中,除了有極具創意的師長偶人前導,各系學生也都使盡渾身解數,以化裝舞會式的裝扮,表演各式舞蹈及音樂。也提及學生與教授認為在這種融合藝術與民俗的遊行中,是徹底擁抱土地、完全和平的,並能夠對周遭人文環境有更深刻的省思。
關渡元年從伊始 聯合報剪報
關渡元年從伊始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0年12月23日聯合報報導,內容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包含戲劇的儀式概念、演出形式、演出內容、活動行程與地點等,以及揭幕活動「大張旗鼓」當日活動過程,如宣讀榜文、祭天儀式、擺場演奏與黃海岱、王炎和曾捷盛等人的出席。
關渡元年藝院畢業美展有新境 中央日報剪報
關渡元年藝院畢業美展有新境 中央日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5月21日中國時報關於美術系畢業展「關‧渡‧展」的報導。內容描述雖然國立藝術學院位於臺北關渡的校舍工程距離完工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國立藝術學院第五屆畢業美展卻搶先在新校區舉行展覽,也象徵了他們期待多年的美夢延遲許久之後,終於還是初步實現。
「關渡元年」昨揭開序幕 中國時報剪報
「關渡元年」昨揭開序幕 中國時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2月1日中國時報報導,內容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之簡介,包含戲劇的儀式概念、演出形式與活動地點等,以及「擺場起功」之介紹。
創作之外不忘音樂教育 馬水龍一心為中國音樂耕耘 民生報剪報
創作之外不忘音樂教育 馬水龍一心為中國音樂耕耘 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82年2月24日民生報報導國立藝術學院三學系規劃小組召集人完成草聘後,從25日至28日安排三位召集人的報導。 2月25號為馬水龍,內容介紹其生平、對音樂教育的理念、以及對創作的熱情。
藝院新八仙出爐 師生情大家樂 民生報剪報
藝院新八仙出爐 師生情大家樂 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內文為1991年5月10日民生報關於「謝境呈戲」的報導。介紹了「關渡元年」活動中的「新八仙」是如何挑選以及塑造形象。這八個人物是由學生選擇認為對學校及戲劇系非常重要的人,客座教授龐珊根據各人特徵,揉合民俗藝術與現代藝術做總體設計,大魁儡雖非寫實化,但臉部強調每個人的氣質和特徵。
參與藝術學院戲劇系籌畫 姚一葦願做一個藝術園丁 民生報剪報
參與藝術學院戲劇系籌畫 姚一葦願做一個藝術園丁 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82年2月24日民生報報導國立藝術學院三學系規劃小組召集人完成草聘後,從25日至28日安排三位召集人的報導。 2月26日為姚一葦,內容說明其對戲劇教育的規劃與構想。
新八仙大傀儡招搖過市 造形傳神表演活潑生動 自立早報剪報
新八仙大傀儡招搖過市 造形傳神表演活潑生動 自立早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內文為1991年5月10日自立早報關於「謝境呈戲」的報導。介紹了新八仙大傀儡浩浩蕩蕩以七爺、八爺的架勢遊行在蘆洲大小街坊,吸引當地許多好奇的目光。也提到製作過程以及八個魁儡的形象,例如為了製造這八個有趣的大傀儡,戲劇系可說是「保密到家」,偷偷地拍教授正面、側面照片供設計師參考製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