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03個藏品
戲劇舞蹈大樓公共藝術《劇場、聚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劇場、聚場》為藝術家楊尊智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
戲劇舞蹈大樓中央是由建築體與廊道環繞而成的露天庭院,2、3樓因廊道突出的小平台空間,形成於劇場觀看的空間結構。藝術家楊尊智利用此平台空間,創作數十隻散落四處,正在打燈、工作、休息的銅鑄貓,富有專業舞台間相互分工合作的重要意涵。
葉美景抄本086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北管抄本。
抄本掃描檔共157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細曲、牌子等。
戲齣:首齣標題缺、新送妹。
細曲:桃花燦、醉倒、青山渺、小思春。
牌子:金葫蘆、崔陽子、天長令、紅葫蘆。
牌子辭點板:大監州、監州歌、一江風。
葉美景抄本13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瓦磘仔餘樂軒真珠衣抄本,封面編號105。本件為葉美景先生抄寫的影本,外加封面。
抄本掃描檔共120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戲齣:真珠衣。
圖書館目錄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卡片目錄櫃是電腦檢索系統普遍前,尋找藏書的方法,流行於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每個抽屜中都有一張張標準規格的索引卡(7.5x12.5cm),記錄著書本的基本資料,可藉由書名、作者、分類與標題目錄來尋書。
此次展覽將其作為展架使用,讓古物發揮另一種角色。
台灣音樂史研究工作日記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文件外觀爲行事曆,但內容爲李哲洋編纂台灣音樂史的工作筆記。前面數頁爲通訊錄,中間大部分則是各種李哲洋認爲重要的台灣音樂史關鍵字筆記及電話訪問的記錄。最後幾頁則是工作的重要進度記事和支出經費的記錄。
葉美景抄本06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抄本。
抄本掃描檔共84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戲齣:魏虎點將、祭風台(打黃盖下)、龍圖斬侄、白珍娘偷寶、趙匡胤困曹府、四郎探母/回營、孫真人點龍眼/神醫、藩刈接詔、趙朋觀榜、舊困曹府。
關渡元年從伊始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0年12月23日聯合報報導,內容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包含戲劇的儀式概念、演出形式、演出內容、活動行程與地點等,以及揭幕活動「大張旗鼓」當日活動過程,如宣讀榜文、祭天儀式、擺場演奏與黃海岱、王炎和曾捷盛等人的出席。
國立藝術學院推展藝文打先鋒 師生總動員 關渡藝術節周六開鑼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3年4月14日聯合報關於第一屆關渡藝術節的報導。文中提及關渡藝術節分為校內及校外(即藝術新鮮人)兩個部分的活動,也詳細介紹表演團體與場地安排等細節。
葉美景抄本05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北管藝師葉美景先生藏抄本,封面寫「干」部。
抄本掃描檔共206頁。
抄寫內容:北管戲曲總講。
戲齣:双玉環、九卿堂、長寿寺、打金冠、双八卦、魚藏劍、未央宮、大刀記、別徐庶、過秦嶺、忠孝全、金亀記、破東吳、打黃界、藍芳草、破慶陽(尾節)、囬番書、黃金台。
「關渡元年」昨揭開序幕 中國時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2月1日中國時報報導,內容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之簡介,包含戲劇的儀式概念、演出形式與活動地點等,以及「擺場起功」之介紹。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想」〈仙女散花 ‧花留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承接農業委員會委託,偕同臺灣區花卉發展協會,於2003年10月04日至2003年10月19日舉辦首屆關渡花卉藝術節,結合藝術與花卉,展開前所未有的跨領域合作。
〈車來了沒〉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園各處坐落許多師長、藝術家的公共藝術作品,為綠意盎然的校園環境增添許多藝術氣息。
此為公車站牌上的作品〈車來了沒〉,站牌位於學園路上校門口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