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29個藏品
我與全音音樂文摘 雅歌月刊 67.1
我與全音音樂文摘 雅歌月刊 67.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於1978年1月的雅歌月刊中,李哲洋先生描述了自己參與全音音樂文摘的經過,以及在進行編輯工作時,他所面臨的難題:如何衡平出版社的要求及讀者的需求。
談交響曲
談交響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也許是由於李哲洋的音樂知識及樂器技巧有一大部分皆源於自學,也因此他在思考音樂時很能跳出西方古典音樂的視點,將整個古典音樂體系視爲世界音樂中的一個系統而非唯一的標準。本篇文章即是用此角度檢視交響樂。
1967.07.11中國舞蹈的命運(一)
1967.07.11中國舞蹈的命運(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手稿計有36頁,此爲前5頁。要理解李哲洋先生的這篇長文,可能得先理解這篇文章所寫就的年代,佔據這篇寫於1967年之文章核心位置的,其實上一個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的概念——「中國民族舞蹈」。
民俗音樂拾零
民俗音樂拾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這是一篇只有短短三頁的手稿,從手稿中並沒辦法看出寫於何時、是否有公開發表。文章從同行對賽夏族音樂的感想展開,指出在做民俗音樂的研究時需要站在客觀、科學的立場,不能任由自己的感性品味做不顧脈絡的比較會和評價。
值得鼓掌的舞蹈
值得鼓掌的舞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在這篇文章中,李哲洋先生從自己基隆三中的學生演出妻子林絲緞的舞蹈作品時觀衆的反應出發,對當時風行的、以炫技爲目的的特技舞蹈進行了批評。
音樂教學心得片語
音樂教學心得片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以影印的方式集結了李哲洋先生音樂教學相關文章的小冊子。
比較音樂學(田野工作上的注意事項)
比較音樂學(田野工作上的注意事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爲國立藝專的學生上「比較音樂學」課程時所整理的筆記,在此節錄其中關於「教學準備」、「田野工作」、「分析研究」之部分。
比較音樂學(錄音帶諸元)
比較音樂學(錄音帶諸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爲國立藝專的學生上「比較音樂學」課程時所整理的筆記,在此節錄其中關於「教學準備」、「田野工作」、「分析研究」之部分。
比較音樂學(田野工作)
比較音樂學(田野工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爲國立藝專的學生上「比較音樂學」課程時所整理的筆記,在此節錄其中關於「教學準備」、「田野工作」、「分析研究」之部分。
比較音樂學(分析研究項目)
比較音樂學(分析研究項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爲國立藝專的學生上「比較音樂學」課程時所整理的筆記,在此節錄其中關於「教學準備」、「田野工作」、「分析研究」之部分。
比較音樂學(教學準備)
比較音樂學(教學準備)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爲國立藝專的學生上「比較音樂學」課程時所整理的筆記,在此節錄其中關於「教學準備」、「田野工作」、「分析研究」之部分。
獅頭山宗教音樂調查錄影(VHS)
獅頭山宗教音樂調查錄影(VHS)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藝專理論組訪談片段及田野採集側拍(獅頭山勸化堂)。
1966 年 3 月間前往花蓮阿美族民歌採譜
1966 年 3 月間前往花蓮阿美族民歌採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此應爲 1966.01.10-14,也就是「民歌採集運動」第一次的採集成果。這也是唯一李哲洋和史惟亮共同進 行的一次。地點爲花蓮吉安鄉(田埔)、光復鄉(東 富)、豐濱鄉(豐濱)。1966.3.4 則應爲李哲洋整 理記譜的日期。
LC001 童謠(1978.04.26 雙園國中3年8班)
LC001 童謠(1978.04.26 雙園國中3年8班)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在任教的臺北市雙園國中所錄下的童謠。
1988 前往與國立藝專學生前往台東臺坂採譜
1988 前往與國立藝專學生前往台東臺坂採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藝專學生與採錄者合影,右三為林道生。
南部第一屆客家民謠比賽照片
南部第一屆客家民謠比賽照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82 年末第一屆南部客家民謠比賽於台南社教館舉辦。
管樂合奏的指導
管樂合奏的指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所整理的管樂指導手冊。
獅頭山宗教音樂調查錄影(8mm)
獅頭山宗教音樂調查錄影(8mm)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藝專理論組訪談片段及田野採集側拍(獅頭山勸化堂)。
1967.5.24-6.22李哲洋在中國民間音樂研究發揚中心,前往臺東錄製民歌留影
1967.5.24-6.22李哲洋在中國民間音樂研究發揚中心,前往臺東錄製民歌留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於1967年爲中國民間音樂研究中心至東部採集民歌時之留影。
1966.4 民歌錄音順路拜訪苑裡的二友
1966.4 民歌錄音順路拜訪苑裡的二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徐松榮和郭芝苑皆爲李哲洋的好友,此照爲 1966 年 4 月李哲洋爲「民歌採集運動」於新竹五峯鄉採集賽夏族北羣相關的音樂時的順道留影。
往月眉及水璉村路上
往月眉及水璉村路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這是「民歌採集運動」的第四次採集,也是李哲洋參與程度最多、卻也是最後一次的採集。李哲洋和劉五男兩人 1967 年的 5 月下旬起,共同在花蓮、臺東等 地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調查。此爲 1967.5.28 往水璉村路上情景。
美族(胆月曼)民歌記錄
美族(胆月曼)民歌記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88 學生採譜作業(含李哲洋的批閱)。1988 年 2 月這趟採集乃是李哲洋帶著藝專音樂科理論組的學生們所進行的田野實習,走訪了愛國埔、新化、大武、台坂等地,同行者還有林道生。
台坂教會林道生與李哲洋、藝專學生
台坂教會林道生與李哲洋、藝專學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師生一行在臺東達仁鄉台坂部落教會內進行訪談。
阿美族(胆月曼)田野錄音
阿美族(胆月曼)田野錄音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88 年帶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實習時的錄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