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63個藏品
1994年全國文藝季首站合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照片取自《開臺新境‧文化元年-83年度全國文藝季精華錄》,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左七)、副主委陳其南(左五)與相關人士於1994年全國文藝季首站金門合影留念。
「台灣音樂史料何時能受重視?」中時晚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0.12.10 中時晚報 14版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籌辦關渡藝術節泉州梨園戲任重軸 中國時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3年4月7日中國時報關於第一屆關渡藝術節邀請之泉州梨園戲團的報導。文中提及時任表演藝術中心主任詹惠登率團赴大陸閩南考察並邀請泉州梨園戲團作為藝術節之壓軸。
復興綜藝團 「綜藝風情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4國立藝術學院年度展演報告》,為1994年關渡藝術節節目─「綜藝風情畫」,表演團體為復興綜藝團,此為國立復興戲劇學校第一次與關渡藝術節的合作。
關渡藝術節開幕式暨表演藝術中心落成啟用「舞獅表演」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3關渡藝術節》手冊,1993年5月8日關渡藝術節開幕式,正值本校建校十週年及表演藝術中心落成啟用,本學院創始院長鮑幼玉、現任院長馬水龍於關渡藝術節開幕式剪綵後,寶獅齊舞喜迎貴賓。
科技藝術研究中心 '93科技藝術展海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3年6月9日至18日舉行的「'93科技藝術展」之海報,作品的表現分別使用電腦繪圖系統、電子影像技術、人工光源等技術與材料,結合了人文性與造型性的創作理念。
「政府漠視 李哲洋遺作有意放洋」自立早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0.12.15 自立早報 12版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18屆系展「協力不同心」酷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18屆系展「協力不同心」文宣品,可作為明信片使用,正面為主視覺,背面為參展人員,以及時間、地點等資訊。
「李哲洋一生心血有歸宿 林絲緞將亡夫珍藏音樂史料捐給藝術學院」民生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1.5.9 民生報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我與全音音樂文摘 雅歌月刊 67.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於1978年1月的雅歌月刊中,李哲洋先生描述了自己參與全音音樂文摘的經過,以及在進行編輯工作時,他所面臨的難題:如何衡平出版社的要求及讀者的需求。
關渡藝術節 耗資數百萬 邀你來同樂 聯合晚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3年4月13日聯合晚報關於第一屆關渡藝術節的報導。文中節錄時任表演藝術中心主任詹惠登對藝術節的介紹,也提到「藝術新鮮人」活動。
賽夏族矮靈祭歌舞素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全音音樂文摘》第五卷第 11 期(1976.11)。這是李哲洋結合過往親身調查經驗和收集資料而完成的文章,主要目的在於向讀者介紹賽夏族矮靈祭。亦本頁略略的提到 1968 年時李哲洋進行採集的現場情形。
音樂學系 「關渡‧騰躍‧慶元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3關渡藝術節》手冊,1993年5月8日藝術學系管弦樂團與合唱團聯合演出,除演出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外,也因逢古諾逝世100周年由合唱團演出「莊嚴彌撒」,為1993年關渡藝術節拉開序幕。
慶祝遷校「出蘆入關」 藝術學院「謝境呈戲」 聯合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內文為1991年5月10日聯合報關於「謝境呈戲」的報導。校方表示這項遷校慶典不但結合了學院藝術與民俗儀式,也是國內僅見的創意「中式嘉年華」。在謝境呈戲中,藝院師生仿民間習俗遊行至蘆洲保和宮,但所有神祇全部換成了藝院中受學生敬愛的師長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