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4個藏品
教育部函覆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呈報用印信樣式 准予備查 公文
教育部函覆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呈報用印信樣式 准予備查 公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教育部函覆備查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呈報用印信樣式。主旨中提及籌備處之成立時間與地址。
國立藝術學院函請教育部商借國際青年活動中心 公文
國立藝術學院函請教育部商借國際青年活動中心 公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因校舍尚未完工,國立藝術學院函請教育部向救國團總團部商借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供開學辦公使用。
音樂學系師生於蘆洲校區合影
音樂學系師生於蘆洲校區合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師生於蘆洲校區的四合院中合影。
國際青年活動中心外觀
國際青年活動中心外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87年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畢業紀念冊,內容為當時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之外觀。現已是臺灣大學國青宿舍。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大門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大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大門一景,柱上掛有「國立藝術學院」的門牌。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走廊上的雕塑展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走廊上的雕塑展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因空間不足,沒有特定的展演場域,學生們直接將作品擺放在走廊上,形成特殊的校園景觀。
「安土淨壇」音樂系管絃樂演奏1
「安土淨壇」音樂系管絃樂演奏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音樂學系於音樂系館演出管絃樂,指揮為徐頌仁老師。
鮑幼玉校長巡視建設工地
鮑幼玉校長巡視建設工地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鮑幼玉校長於關渡校區建設時,每個星期至少兩天會前往工地巡視。
「安土淨壇」漢唐樂府南管演奏
「安土淨壇」漢唐樂府南管演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由漢唐樂府組成的南管音樂演奏,象徵「淨壇」的作用。
教育部同意借臺大男生第八宿舍予國立藝術學院為教學場所 公文
教育部同意借臺大男生第八宿舍予國立藝術學院為教學場所 公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教育部同意臺大男生第八宿舍作為國立藝術學院的教學場所。
國立藝術學院校碑
國立藝術學院校碑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校碑於1992年7月安放於校門,刻有「國立藝術學院」標準字,2001年改名後,將校碑換面,刻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標準字。 校碑的石材經歷一番工夫尋找,由本校教師蘇守政、張子隆與江韶瑩特別至花蓮木瓜溪挑選到適合的石頭。校名標準字字體取自北魏著名碑刻《鄭文公下碑》。
蘆洲時期校園動畫
蘆洲時期校園動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此動畫為北藝大圖書館校史發展組特別企劃,以簡明的風格呈現蘆洲校區地圖、以及四學系的蘆洲校園活動。 動畫繪製由本校動畫學系蔡易廷同學執行;甘美朗配樂由本校李婧慧老師提供,並以校友馮翊綱的口述訪談作為旁白,結合師長、學生、校友協力完成。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中正堂的校訓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中正堂的校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校訓「依於仁、游於藝」,出自《論語.述而》。校訓由創校校長鮑幼玉所訂,希望學生學養豐富,也要具有仁德之心。
國立藝術學院建築圖
國立藝術學院建築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87年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畢業紀念冊,為李祖原所設計的關渡校區建築立面圖。 關渡校區的校舍設計由李祖原建築師操刀,以院落的單位塑造四系系館與教室,斜屋頂、開口部的設計使建築更具層次感。
關渡元年藝院畢業美展有新境 中央日報剪報
關渡元年藝院畢業美展有新境 中央日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5月21日中國時報關於美術系畢業展「關‧渡‧展」的報導。
師長於臺大男生第八宿舍
師長於臺大男生第八宿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師長訪視臺大男生第八宿舍空間,圖中遠處著襯衫打領帶者為創校校長鮑幼玉。
圖書館暨行政大樓奠基動土典禮合影
圖書館暨行政大樓奠基動土典禮合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的校地選址,早在1980年12月便已選定於關渡建校,但因土地產權問題,遲遲無法完成土地徵收作業。1983年校舍建置工程發包,卻又遭遇部分土地崩塌、與廠商的訴訟等,再次影響建設進度,直至1991年,校舍建置工程終於完工。
第一屆學生素描課
第一屆學生素描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第一屆學生在國際青年活動中心教室裡上素描課。
北藝三遷圖
北藝三遷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北藝大的遷移地圖,呈現自1979年籌備處成立以來、學校教學場地移動的軌跡,左上方的紅線為「出蘆入關」的路線。
「安土淨壇」活動場地1
「安土淨壇」活動場地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安土淨壇」場地,為戲劇系館中庭,尚在建置中。後方可見關渡元年龍旗懸掛。
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 畢業生合照
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 畢業生合照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畢業生於1987年畢業,當時關渡校區仍在建設,因此是在蘆洲校區舉辦畢業典禮,這個狀況一直延續到1991年第五屆畢業生才結束。 圖為畢業生與師長蘆洲校區川堂前大合照。
「安土淨壇」音樂系印尼音樂演奏
「安土淨壇」音樂系印尼音樂演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音樂學系於音樂系館演出印尼音樂。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美術學系好無寮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美術學系好無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因空間不足,美術學系需另外搭建版畫教室與雕塑教室等,好無寮因應而生。好無寮為美術學系四合院中庭的一個開放空間,學生們在此處進行雕塑課程,或聚會、或舉辦活動。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教室一景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 教室一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蘆洲校區教室的景色。

頁面